進一步講,資金要考慮避險肯定是在弱勢行情之下才有這種需求,因為在強勢行情之下考慮的是怎樣進攻而不是避險,這也是為什么往往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資金更愿意流向醫(yī)藥板塊。規(guī)避風險的核心是要知道風險是什么,既然是防御型板塊,那么,資金出于避險需求就還會流入防御型板塊之中,醫(yī)藥板塊和釀酒板塊都會成為避險資金的選擇。
1、黃金和美元為什么被稱為避險資產,其它還有什么是避險資產嗎?
避險資產與風險資產等是相對而言的,從詞條上看:避險資產指的是隨著市場變化,價格不會波動太大的一類較為穩(wěn)定的資產,譬如黃金、美元等等。常見的避險資產有美元、黃金以及經常會被忽略的瑞士法郎、日元等,如果以詞條的解釋就認為黃金與美元等就是避險資產那會存在很大的誤區(qū)。譬如,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為了挽救經濟危機,美聯(lián)儲不僅大幅度降息而且還采用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三次通過QE舒困,導致美元超發(fā),使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一般會認為經濟危機情況下黃金、美元可以成為避險資金,但是如果2008年次貸危機中如果利用美元避險的話,會損失慘重,
因此美元是否具備避險資產的作用,主要還是看美國的經濟實質與美聯(lián)儲的政策,所以美元的安全資產功能體現(xiàn)是周期性的,與美國的經濟興衰以及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的松緊程度密切相關,不能一概而論。而日元、瑞朗等能夠在一定的周期內成為安全資產,往往也是因為美元走軟,由于國際匯率市場中的杠桿效應,才會形成的日元等的穩(wěn)定或走強,這樣日元才會形成安全資產,但是核心問題在于:日本的超額外匯儲備與零利率才使日元成為安全資產,
超額外匯儲備利于日本經濟穩(wěn)定,零利率利于世界經濟高風險期低息貸出并投機國際,所以這兩個核心要點是日元成為安全資產的核心。當前世界風云不斷變換,國際經濟格局不斷變更,隨著中國等發(fā)展中國家的不斷進步,人民幣會因為這兩個核心的強化也逐步會成為全球的安全資產之一,由于中國經濟穩(wěn)定、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利率水平合理,所以近幾年,儲備人民幣的國家逐漸增多。
2、如果股市大盤暴跌,怎樣讓資金避險?
很多投資者入市的想法特別簡單,簡單到“只想簡單的賺個錢,如果能運氣好,賺個大錢也十分樂意”,相信這是絕大多數普通散戶的想法,但,有沒有對股市的情況與風險有充分的認知呢?基本上市沒有的。沒有充分的認識,自然也就無法應對,等到股市波動的時候也就會手忙腳亂無所作為,對絕大多數的投資者來說,不管能不能在股市中大賺特賺還是虧損,筆者的建議不是入市,而是離開。
因為普通投資者對股市的認知很低,既沒有專業(yè)的理論支撐,又沒有豐富的交易經驗,不會選股,也不會擇股,既沒有冷靜的情緒,也不能客觀的分析問題,就算連投資的時間都不是固定的,在此背景下,劣勢太明顯了,這也是股市“七虧二平一盈利”的根本所在,如果股市大盤暴跌,怎樣讓資金避險?首先,普通投資者沒必要直接入市,這樣將直接規(guī)避股市波動的風險。
既然不入市,資金也就不會承擔那么大的風險,其次,若是真想入市投資,就要有虧損的心理準備。放眼全球,不管是A股還是美股,又或者是日本股市、歐洲股市,震蕩暴漲暴跌都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每個月都有那么幾天是大漲大跌的,入市后,不要對大盤暴跌還大驚小怪的,因為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畢竟股票是高風險投資,而不是低風險理財。
還有,股票投資不是碰運氣,一定要有長線規(guī)劃,很多投資者不注重選股,認為是個股票就能漲,是個代碼就能炒,可實際上沒有思考背后的邏輯,股票代碼雖然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但背后卻是一家家真實的公司。哪些公司才能穿越牛熊呢?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唯有那些保持成長的優(yōu)質公司才能穿越牛熊,所以,怎樣才能讓資金避險,唯有投資那些足夠優(yōu)質的公司才行,就算短時間也出現(xiàn)了暴跌,放眼長線也是無礙。
3、經常虧錢的散戶應該怎樣讓資金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