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邊際,其實也叫做錨點,也是所謂的價值臨界點。普通投資者,剛進入股市,不管是學價值投資,還是技術分析,實戰(zhàn)起來,都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股市本身就是利潤和風險的結合體,對于新股民來很多人是一張白紙,實戰(zhàn)操作很難有好的結果,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A股沒有什么價值投資,大家都是想賺點就跑。
1、股市中價值投資者一直在說安全邊際指的是什么?
一瓶可樂的正常賣價是3塊(資產的內在價值)現在賣價是4塊(現在的股價)但是因為你不知道他正常的時候到底賣多錢所以你就只能靠估算的(估值)你通過估算,你覺得他平時可能是賣2.5元的(估值)但是你又害怕自己萬一估計的不準,估計高了怎么辦那干脆,就在自己的估算價格上,再減5毛(安全邊際),最后決定下來的買入價就是兩塊!因為你認定他平時再便宜,也不可能低于2塊的。
2、什么是股票投資的安全邊際,你怎么看?
謝邀!安全邊際,其實也叫做錨點,也是所謂的價值臨界點,很多人事后再看,這不是扯嗎?對于不能做空的A股來說,這個錨點很難判斷,比如長生生物,出事前,誰能想到這個股要退市,因為你無法提前預判,這類股還比較多,比如樂視網,獐子島等。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A股沒有什么價值投資,大家都是想賺點就跑,到底這個公司值多少錢,真的很難判斷。
所以,很多破凈股,還在一個勁往下跌,如果非要說這個安全邊際,個人認為,可以換種思維,比如定增成本。很多人會說,你看很多跌破了定增價呢,還在跌,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你連這些真金白銀有成本的最了解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你都不相信,你說你還能相信誰?所謂的安全邊際,其實就是參照物,這個參照物也就是篩子,篩掉那些太離譜的,比如超高的PE,基本面很差的,倒不是說這些股不漲,而是安全邊際在下跌中更適合,
3、為什么有人說普通投資者,特別是剛入市場就學價值投資是危險的?
普通投資者,剛進入股市,不管是學價值投資,還是技術分析,實戰(zhàn)起來,都是比較危險的,因為股市本身就是利潤和風險的結合體,對于新股民來說,很多人是一張白紙,實戰(zhàn)操作很難有好的結果。對于新股民,我還是不建議學習價值投資,而應該去學技術分析,這可能也就是你說的,剛入市就學價值投資是危險的吧,其實,不管是哪種投資,只要學好實戰(zhàn)應用好,都可以賺錢。
但是為什么我建議散戶學技術分析而不是價值投資呢?第一,價值投資不是普通人能學好的價值投資不是分析一下報表那么簡單,即便看財務報表,真正能讀懂分析透徹的人又有幾個?經濟學本科的人我估計也很難把所有報表都看透,甚至可能被報表數據所蒙蔽吧。要想了解企業(yè)的真正情況,一定要實地調研,誰有時間和金錢?即便你去了,公司肯定還不接待你個人,
即便接待了,你看到的可能也不是全部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君不見,好像每年都有績優(yōu)白馬股出現踩雷的事情??!總之,目前的狀況下,學習價值投資,我認為不適合散戶,第二,主力的蛛絲馬跡反映在技術圖表上對于散戶而言,學好技術分析,就能從圖表上掌握主力的動向。從而及時跟進,享受拉升的快樂,主力做一只個股目的一定是為了賺錢,一定會有建倉買入,洗盤,拉升,出貨的過程。
這個過程,不管是從成交量還是K線圖,以及均線、MACD等技術指標上,都會有所反映,只有主力資金關照的個股,才會有好的走勢。沒有資金介入的個股,一定是長期低迷的個股,因此,只要掌握了技術分析的內容,在實戰(zhàn)中不斷總結應用,不斷提高,就能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操作理念和模式,最終走上高手的行列,當然,學好技術分析以及實戰(zhàn)應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長期不斷學習和實戰(zhàn),并且總結提升,最后形成適合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這個過程可能會很長,一般至少需要8-10年,這也差不多是一個牛熊周期的轉換。